如何防止经济增长实际速度低于潜力_每日速读
防过冷是新阶段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防过冷是一个关键词,今天要
(资料图片)
防过冷是新阶段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防过冷是一个关键词,今天要防过冷,恐怕相当长的时间都要防过冷。
北京日报发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教授李稻葵文章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都是偏冷,为什么?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头几十年,国家治理改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简政放权。简政放权这个主题在过去很长时间之内使得我们的微观经济主体变得非常活跃,所以那个时候经济过热是主题。
相比之下,过去十几年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是规范、有序。以规范、有序为主要目标的治理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副作用就是宏观经济偏冷,因为总体上讲治理能力提高了,要强调规范有序,微观经济活力难免会受影响,反映在宏观经济运行上就是过冷。
什么叫宏观经济过冷?
文章分析,宏观经济过冷指的是实际经济运行的速度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是非常好的。经济增长潜在速度无非取决于三个要素,用字母表示就是KPL。
第一是K,就是资本。中国的储蓄率高,保守地说,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至少是35%,这么高的储蓄率是保证持续投资的基础,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可以化解历史上形成的不良债务,包括目前高企的地方债。本世纪初,中国经济成功改造了四大国有银行,处置了它们的巨大的不良资产,靠的就是高储蓄。
第二是P,指的是效率。提高效率靠什么?一个基本因素是研发。中国的研发能力现在是比十几年前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总支出量按现价美元计算跟美国非常接近,2025年应该会超过美国。如果按照实际的研发的支出的购买力,那比美国还多了,因为中国的工程师没有美国工资高,而且中国一年培养400多万纯工程类的大学毕业生,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之和还要多。
L是劳动力,确切地说是人力资源。不认为我们应该有人口焦虑,因为尽管人口总量上升可能已经见顶,但是人力资源总量还在上升,因为健康活跃的人口的总量在上升。现在男性平均68岁前一般都不会有慢性病,属于活跃人群,另外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断上升,人力资源总量就是健康的人口乘以平均受教育水平,到205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按2020年标准算的话,高达14.66亿,仍然是世界第一的,所以不要有人口焦虑,不能把经济过冷的原因推给人口。
既然经济增长潜力是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增长的实际速度低于潜力?过去10年以来增长速度逐年下滑,每年下滑0.32%,这个态势必须逆转。根本的原因是,以规范、有序为目标的国家治理改革,反映在宏观经济方面,就宏观经济的运行容易过冷。
关键词:
防过冷是新阶段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防过冷是一个关键词,今天要
人民日报南京6月26日电 (记者常钦)25日,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
年初至今,港股IPO在数量同比提升的同时募资额出现下滑,背后有一个值
1、太多了级别:SUV品牌:吉利-吉利汽车热度:★★★★★排量:2 0L博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万嘉集团(00401)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总收益约1 74亿港
1、急惊风・暑热发搐证(acuteinfantileconvulsionduetohot-summerhe
1、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
个人魅力是指从内到外的一种对别人造成的吸引力,能够让别人信任,能够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黄亚芝记者王义正蓝山县报道“老乡,今年种了多少稻
1、眭【拼音】:[guì][suī][Suī]【字义】:[guì]1 目光深注的样子
1、经典力学中,向心力是当物体沿着圆周或者曲线轨道运动时,指向圆心
国内首家中文网络媒体、79家中央新闻网站之一。内容涵盖国家公派留学、
近年来,全社会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许多新兴体育项目在校园
一、钢材期现市场价格6月26日,国内钢材市场小幅下跌,唐山迁安普方坯
小伙伴们,你们好,今天小夏来聊聊一篇关于鳚杜父鱼,关于鳚杜父鱼简述
截至2023年6月,住建部已经发布了37本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GB55001-37,
观点网讯:6月26日,从长沙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获悉,长沙市住房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万人助万企”精神,秦岭路街道应势而动,向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智己LS7的第一批用户,3月份提的车,在过去3个
1、1、社区劳动,我先行。2、积极参加社区劳动,为文明社区贡献力量。3
郭广盈:黄金避险上行终是昙花一现,3浪下行看千八!黄金走势分析1、1
2023年无锡学院校园开放日参观要求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携带准考证、学生证
【奥锐特:获得地屈孕酮片药品注册批件】奥锐特(605116)6月26日晚间公
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1批)的名单中发现,北京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酒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